网站关键词:地坪绿酞菁绿酞菁蓝铁绿铬绿,电话:13806159308

信息中心

攻克酞菁绿全球技术难题的专家型劳模

发布时间:2017-03-03



  赵国生(站立者)带领科研团队再次挑战世界难题。

  -记者吴杭民见习记者胡翀

  上篇

  光阴荏苒。

  52岁的赵国生,如今已经记不清这20多年来究竟做过几万次化学试验了。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化学反应中,他追寻到了人生的价值!

  这位上市公司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、研究院院长,秉持着对科研的痴迷、执着与专注,成为攻克了全球性技术难题的专家、劳模,在染料、中间体、染料助剂领域,是当之无愧的导师、权威专家级别的人物——他是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特聘专家,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,浙江省劳动模范……

  初出茅庐深受赏识

 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硕士研究生,绝对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,赵国生从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,却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上虞。当然,毫无悬念地在他第一个工作单位——绍兴市染化助剂厂,用自己的专业学识,给当时的厂长和一班技术人员留下了影响至今的深刻印象。

  “1992年研究生毕业,次年就到厂里了,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年轻人也比较愣,用最笨最基础的办法,解决了一个酞菁绿反应不全的问题。”赵国生用寥寥数语,平缓地回忆起年轻时的骄傲。

  原来,困扰厂里的是这个化学助剂的反应问题,厂里的技术人员几经实验,始终无法得出满意的结果。初来乍到的赵国生,倒也没有另辟蹊径,愣头愣脑地按照书本上的反应流程,一步一步对实验进行倒推,没多久,就得出了理想的反应数值。

  这次成功,让这个年轻人迅速得到了厂长的关注,并很快作为技术骨干得到了重用。

  然而,由于在助剂厂仅工作了一年,缺少实践经验。“在酞菁绿的反应过程中,由于反应过于剧烈,原料起火了,造成了一定的损失。当时年轻气盛,胆子也大,就和领导闹翻离开了助剂厂。”赵国生回忆道,而这一走,在外漂泊了3年。

  “好马”回头发力攻坚

  之后的3年,虽然经历了困难的磨练,但凭借自己的专业学识,依托当时绍兴地区印染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,离开助剂厂的赵国生在别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可赵国生所在的企业,开发的项目市场前景一般,企业发展也一般。自己该如何发展?是离开家乡另谋出路,还是继续留在上虞寻找下家?赵国生站到了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。

  都说中国染料在绍兴、绍兴染料在上虞,对于长期从事精细化工研究的赵国生来说,离开家乡出去谋生,无异于“骑驴找驴”!

  打定主意留在家乡的赵国生,干了一件令人刮目相看的事——吃了“回头草”。“想来想去,感觉绍兴市染化助剂厂厂长还是欣赏我的,而且自己对化学非常热爱,也有信心可以做出点东西,就和厂长进行了联系。”赵国生说。说实话,联系与自己闹翻的前东家回去吃“回头草”,这需要极大的勇气,但骨子里胆大敢拼的赵国生就这么做了。幸运的是,他的想法与对方一拍即合。

  1997年,赵国生回到原来的助剂厂,而这时,助剂厂正经历改制,成立了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。赵国生回来担任了公司研究所所长,专业从事与染料相关的技术攻坚工作。

  “那时候,实验室的条件很差,做分散染料需要低温设备,而公司没有这样的设备。他就跑到冷库里裹上大衣做实验!”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长高立江告诉记者,“当时的环境是只要你能研究出新的产品,拿到市场上就能变成现金,所以生产和营销的环节都不如技术攻关重要。”高副所长告诉记者,公司的大冷库气温夏天也就7℃—8℃,冬天则在1℃—2℃左右,赵国生一做实验就硬是在里面待上1—2个小时,而这样的情况直到新的办公楼建好之后才得到改善。

  到了2000年,市场上的染料有六七成被分散染料所占据,活性染料的份额占20%左右。原先单一生产分散染料的闰土公司领导和赵国生都认为,有必要开发更多的染料品种,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。2002年下半年,原先负责分散染料生产的公司员工朱万平,与赵国生一起开始筹建活性染料车间。

  相比于分散染料,活性染料对于反应条件控制的精确程度要求更高,每一步反应的时间都必须精确记录,进行对比。各种化学物质参与反应的时间受温度、PH值、压力的影响各不相同,因此,对反应的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。做小试的这一年时间内,几乎每个晚上,准能在实验室里见到赵国生的身影。

  “他每天晚上过来盯牢的,要判断、看反应,或增加试剂或者减少,我们只懂生产,具体的还得他控制,他有时候晚上9点多来,有时候凌晨2、3点钟赶来。他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。”老朱告诉记者。

  走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之路,化工企业生命力才能持久。“只有坚持节约发展、清洁发展、安全发展,企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。”赵国生说。在这几年中,赵国生独立主持研发和改造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200余只,完成2005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——分散红CBN200%项目之后,几乎每年,他的手上都有国家级的项目在操作:2006年的《分散黄SE-3R》,2008年的《高强度复合环保型分散染料黑(蓝)》,2011年的《分散剂MF》,2012年的《分散橙SE-4RF》,2013年的《N-氰乙基苯胺》,2014年的《分散黑RPU-D》。除此之外,赵国生还完成了浙江省重大技改攻关项目10余项。

  这其中,“高污染低浓度废酸循环回用方法”,首次破解了染料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全球性技术难题,项目被列入国家环保总局《2007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》。

  业内人士都知道,“三废”治理历来是化工行业最难破解的问题之一,更是各大化工企业走可持续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。赵国生说,一年中,公司硫酸用量要超过10万吨,硫酸一般分为浓度在60%以上的高浓度酸和60%以下低浓度酸。而低浓度酸的回收利用,当时是国际上尚未攻克的一大难题。

  为了挑战这一全球性技术难题,赵国生主持承担了“高污染低浓度废酸循环回用方法”研究课题。他还联系了母校华东理工大学,以及浙江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共同技术攻关。经过反复研究,赵国生终于走出了“低浓度废酸循环回用”的新路子,成功破解了全球性技术难题。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等专家对赵国生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他的技术成果已真正做到了循环经济、变废为宝和绿色工业,该项技术发明,在染料生产和其他重污染化工行业均可推广运用,对化工的某些领域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,并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  2009年,因其在科研领域的杰出成就,他被光荣地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。